亚洲麻豆国产精品一线无码久久_亚洲色吧婷婷一区三区五区_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九色_一级a成性色生活片久久无_国产做a免费视频

公司新聞 行業(yè)新聞 宏觀視野 媒體關注

讓滿意留在群眾心間—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人社系統不斷加強行風建設
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7-27    分類:行業(yè)新聞

人社工作為人民,管行業(yè)必須管行風。系統行風好不好,關系到“放管服”改革的真正落地,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。

“正行風、樹新風,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。”2018年以來,人社部黨組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把系統行風建設作為人社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戰(zhàn)略支點、推動工作的重要載體、破解難題的金鑰匙,刀刃向內、糾建并舉、標本兼治,治痛點、疏堵點、破難題,以行風建設實效,持續(xù)推動人社公共服務整體提升,不斷增強著企業(yè)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。

堅持問題導向,順應群眾需求

民之所憂,我必念之;民之所盼,我必行之。

2018年以來,人社系統聚焦企業(yè)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痛點難點,堅持問題導向,順應群眾需求,持續(xù)推進“清減壓”,切實精簡流程、優(yōu)化服務,讓群眾辦事更加透明高效、舒心順心。

證明材料多、辦事流程繁,為了解決這個群眾辦事痛點,人社系統深入開展減證便民行動。人社部分三批次清理取消125件次證明材料,占人社領域證明材料的65%;積極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,杜絕奇葩證明、重復證明等無謂證明。各地人社部門積極探索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、網絡核驗、告知承諾制等辦理方式替代開具證明,讓企業(yè)群眾辦事“輕裝上陣”。山東全面梳理證明事項名稱、數量、辦理方式,實現全省同標準辦理、無差別受理、一體化處理。安徽探索建立告知承諾書公示制度,完善“一處失信、處處受限”的聯合懲戒機制,并與事中核查、事后監(jiān)管有機結合,最大限度降低風險。

減證便民、承諾就辦,換來群眾交口稱贊?!叭松绮块T推行告知承諾制,我們辦事更快了、跑腿更少了,應該得到信任和支持。在辦理相關業(yè)務時,更要以誠實守信的態(tài)度去對待?!眳⒓恿烁呒壗洕鷰熆荚嚨睦钕壬f出了報考人員的心聲。

辦理事項不集中、數據信息不共享、辦事指南不清晰,導致辦事來回跑,一度飽受群眾詬病。疏堵點、破壁壘,人社系統大力推進人社領域規(guī)范化建設,發(fā)布人社權責事項、審批服務事項、基本公共服務等清單,制定一整套由276項標準構成的人社服務標準體系,普遍實行“綜合柜員制”“一窗通辦”,完善窗口服務首問負責制、一次性告知等5項制度,讓企業(yè)群眾只到一扇窗就能辦成事。

湖北襄陽市將涉及19個單位(科室)的人社業(yè)務整合為一個整體,308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行“前臺綜合受理,后臺分類審批,統一窗口出件”的經辦模式。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開展“綜合一窗”改革,將人社業(yè)務集成到一個平臺,統一登錄賬戶、辦理渠道、經辦標準、結果反饋。抽樣調查顯示,如今,市縣級人社審批服務事項辦理“只進一扇門”,70%人社審批服務事項“一窗”分類受理等目標已基本完成。

人社政策專業(yè)性強、覆蓋面廣,政策看不懂、待遇算不清,阻礙著政策服務落地的最后一公里。想群眾之所想,急群眾之所急,人社政策待遇“看得懂算得清”宣傳解讀全面鋪開。

線上,人社部門網站、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定期推送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讀動畫、視頻、漫畫、圖表;線下,各地廣泛創(chuàng)新采用方言宣傳、擺攤設點、廣播宣傳、送政策上門等豐富多彩、更接地氣的解讀形式;依托公共服務平臺,人社部門打造網上經辦大廳、APP等多元服務渠道,幫助群眾快速查詢社保權益、精準測算社保待遇。截至目前,人社部已發(fā)布百余期“看得懂算得清”政策宣傳解讀,累計提供養(yǎng)老保險權益查詢服務2.1億人次,提供養(yǎng)老保險和失業(yè)保險待遇測算服務共計4743萬人次。

政策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,實惠穩(wěn)穩(wěn)落入手中?!巴诵萸拔也恢滥茴I多少養(yǎng)老金,工作人員面對面指導我,在手機上登錄‘江西人社’APP進行養(yǎng)老金估算,填寫信息后算出來有3000多元,結果我退休后第一個月領了3300元的養(yǎng)老金,測算挺準的!”如期領到養(yǎng)老金,吉安市吉州區(qū)居民胡六俚對人社服務豎起大拇指。

提升服務質量,惠企便民跑出“加速度”

跨省轉移社保,需要跑幾趟?過去輾轉多地,費時費力;如今只要動動手指,一次不用跑!

來自浙江溫州的黃女士想把自己的養(yǎng)老保險關系從福建廈門轉回溫州,若在過去,黃女士需要跑到轉出地開憑證,再到轉入地申請,來回奔波辦理至少需要45個工作日。如今,她只需動動手指就成功辦結,前后只花了15個工作日?!耙淮尾慌?,省了路費還節(jié)約時間,高效又便捷!”事后,她高興地與身邊的朋友分享。

“不跑腿”“即時辦”“少材料或零材料”,日益成為群眾辦事常態(tài),這背后是人社系統堅持與時俱進、勇于創(chuàng)新,不斷推動人社服務質量攀升的結果。

信息化是提升服務能力的重要支撐,是行風建設的重要引擎。2020年以來,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務創(chuàng)新提升行動廣泛開展,以數字化轉型為支撐,越來越多人社服務插上了智慧的翅膀。

人社部通過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、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、掌上12333、電子社??ǖ热珖苑掌脚_,提供了48項“一網通辦”應用,失業(yè)登記、社保查詢、待遇申領、職業(yè)資格等服務實現“跨省通辦”,已累計向社會公眾提供業(yè)務訪問達百億人次。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達13.5億人,4.7億人領用電子社保卡,社?!耙豢ㄍā睆V泛應用到參保繳費、待遇領取、就醫(yī)結算、就業(yè)服務、乘公交、進公園。小小社???,能辦很多事。

以“互聯網+人社服務”為依托,各具特色、管用可行的“土特產”“一招鮮”不斷涌現,把行風建設這張亮麗名片擦得更亮。深圳啟動應屆畢業(yè)生接收“秒批”改革,打造“零跑腿、零排隊、不見面、自動批”的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新標桿,并逐步擴容至人才引進、社保征收、社保待遇領取等業(yè)務領域,惠及1200萬申請人。上海推出“上海市養(yǎng)老金領取證”電子證照服務,600余萬名養(yǎng)老人員只需通過手機動動手指,隨時隨地就能查詢和使用。

提升服務質量,離不開改革創(chuàng)新。2020年起,一場“人社服務快辦行動”席卷整個人社系統,10個以上關聯事項打包辦、20個以上高頻事項提速辦、更多事項簡便辦、異地事項跨省辦,人社服務氣象更新,惠企便民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浙江全面啟動事業(yè)單位工作人員職業(yè)生涯全周期管理“一件事”改革,人事工資管理以及社保、公積金等業(yè)務從線下轉到線上,實現“一個平臺辦理、一張表單申請、一次不跑辦成”。福建將所有審批服務事項承諾時限壓縮到法定時限50%以內。青海公布“不見面”事項、“一次辦”事項、取消證明材料等5張人社業(yè)務標準化清單,推進提速辦理,企業(yè)和辦事群眾的獲得感更強。

服務無止境,行風建設永遠在路上,人社系統不斷自我加壓。2021年,在繼續(xù)推進打包辦、提速辦、簡便辦、跨省辦基礎上,人社系統又推出特殊情況上門辦、服務下沉就近辦、服務全程一卡辦、探索免申即辦等服務,讓企業(yè)群眾“跑腿”越來越少、材料越來越簡、時限越來越短、體驗越來越好。

借助銀行、基層平臺等力量,人社部門全力推進人社服務“就近辦”,群眾不用跑遠路,在“家門口”就能辦成事;20.9萬個經辦網點“走進”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,群眾可精準定位、一鍵導航,一查即準、一找即對。無需主動申請,大數據自動推送,“免申即辦”讓企業(yè)群眾坐在家里,就能收獲驚喜。

聚焦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需求,人社系統完善傳統服務,推動智能服務適老化改造,拓展上門辦、無感智辦等服務方式,助力老年人跨越“數字鴻溝”。廣西南寧開設“老年人業(yè)務辦理專窗”,增加全流程“一對一”服務;湖北荊州每個村、社區(qū)配置1—2名“協理員”,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供“上門辦”服務;江蘇、廣東完善信息共享機制,實現領取社保待遇人員“無感認證”……

越來越便捷、貼心、有溫度的人社服務讓群眾贊不絕口。“老伴臥病在床十幾年,我也不懂智能手機操作,孩子又不在身邊,每次資格認證都犯難,工作人員來家里幫我們,這種服務幫在我們心坎上!”南寧市武鳴區(qū)的盧鳳蘭老人高興地說。

內強素質、外樹形象,以過硬隊伍立過硬行風

正行風,樹新風,隊伍建設是基礎。一手抓能力提升,一手抓典型引領,2018年以來,人社系統著力加強隊伍建設,廣大人社干部職工提升了專業(yè)素質,提高了服務能力,提振了干事精氣神。

提供優(yōu)質服務,必須本領高強。2019年以來,人社部連續(xù)3年在全系統組織開展業(yè)務技能練兵比武活動,日日學、周周練、月月比,上下聯動、全員覆蓋,“練”就優(yōu)質服務,“比”出人社新風。

近百名全國“人社知識通”、250余名全國崗位練兵能手脫穎而出,成為人社系統業(yè)務領域和窗口服務的“排頭兵”。“業(yè)務水平就像從平原爬上了山,面對群眾的‘急難愁盼’,敢回應、有底氣?!苯涍^練兵比武的錘煉,四川邛崍市社保局辦公室干部董芮君在工作中更加自信、自如,不僅收獲了群眾的滿意度,自己也有獲得感。

“窗口競技”帶動“全民健身”,練兵比武成為錘煉作風、涵養(yǎng)新風的“凈化器”,歷練本領、增長才干的“加油站”,鍛煉隊伍、培養(yǎng)干部的“大熔爐”。從領導班子到村里的社保協管員,從即將退休的老同志到人社新兵,從窗口一線工作人員到行政管理人員,全國在線學習平臺已注冊66.7萬余人,學政策、鉆業(yè)務、強技能、優(yōu)服務蔚然成風。

隊伍建設需要典型引領。從2018年底開始,人社部在全國人社系統組織開展“人社服務標兵”主題宣傳活動,一大批政治素質好、業(yè)務技能突出、群眾認可度高的基層人社干部涌現出來。

“跑腿局長”倪芳芬、“高原背包客”金彩虹、“群眾的郵差”易盛榮、“就業(yè)紅娘”于硯華、“朝堂模式”設計師柳飛……一個個可親可敬、可信可學的名字在系統內外被廣泛傳揚,樹起行風建設的“風向標”。

“撥亮一盞燈,照亮一大片”。先進典型釋放的“精神光源”帶動系統上下掀起比學趕超的熱潮,形成了人人搶學標兵、人人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。

學習于硯華的先進事跡,吉林梅河口市就業(yè)局局長鄂坤有了更高的目標,“我們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,我也會努力做到更好?!痹诹w的指導和幫助下,江西上饒市人社局選派到余干縣甘泉村任第一書記的吳光輝,帶著鄉(xiāng)親們把臍橙產業(yè)做得紅紅火火。在金彩虹的啟發(fā)下,四川省小金縣美興鎮(zhèn)勞動保障員趙麗也成為經辦業(yè)務的行家里手,帶動美興鎮(zhèn)居民參保率史無前例達到95%以上。

內強素質,外樹形象,人社系統為民服務的初心更加堅定,面貌煥然一新。在四川,“100個優(yōu)質服務窗口”和“100名優(yōu)秀服務標兵”的樹立,讓“溫暖人社”形成品牌效應;在江蘇,以標兵為榜樣,業(yè)務大比武大練兵蔚然成風;在越來越多的地方,一系列預約服務、延時服務、上門服務、代辦服務等便民之舉推行開來,解決了一連串群眾辦事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,不斷提升著人民的滿意度。

糾建并舉,向常態(tài)化長效化邁進

專解“急難愁盼”,專挑“疑難雜癥”,在遼寧省丹東市人社局政務服務大廳,一扇“辦不成事”反映窗口火了!

“‘辦不成事’反映窗口除了受理解決百姓反映的一些疑難問題外,還是促進人社系統綜合服務提質升級的一個重要手段?!钡|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,設立此窗口也是刀刃向內,倒逼正常窗口不敢“不作為”。如今,這樣的“小窗口”已從丹東推廣至全省,被全國多地借鑒推行。

用好監(jiān)督“利器”,倒逼責任落實,是加強系統行風建設的保障。2018年以來,人社系統加大監(jiān)督檢查力度,創(chuàng)新推行“走”“訪”“評”,形成發(fā)現問題、聚焦問題、捯根問題、解決問題的閉環(huán)工作機制,標本兼治、糾建并舉,推動行風建設落實落細。

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?!?021年以來,全國人社系統廣泛開展“司局長走流程”“局處長走流程”活動,各級領導干部紛紛走出機關、深入基層,聚焦人社領域重點政策舉措,聚焦高頻服務事項,深入群眾“問”意見,深入基層“摸”需求,深入一線“驗”效果,對人社業(yè)務申請、受理、審核、辦結、反饋開展全流程檢驗。

走得廣、走得深、走得實,促進從政策制度制定“最先一公里”到政策服務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全鏈條貫通,解決了一批基層所盼、群眾所急的問題。人社部部屬單位146位負責同志開展“走流程”244人次,共發(fā)現問題和需求405個,提出468項整改措施。北京、上海、江蘇、山東、安徽等省市“廳局長”“局處長”走流程走出數百條便民措施,贏得群眾紛紛點贊。

察民情、訪民意、摸情況、找堵點,各種形式的督察暗訪同步展開。2021年,人社部部屬各單位419名青年干部結合出差、探親休假等機會開展“青年干部暗訪調研”,足跡遍布503個基層人社服務窗口。天津、遼寧、四川、安徽等地通過明察暗訪、委托第三方測評等方式實現監(jiān)督常態(tài)化。

明察暗訪找問題,突出重點抓整改,推動人社行風持續(xù)向好。以“百人監(jiān)督團”助吹人社新風,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(qū)社保中心窗口工作人員有切身體會?!啊偃吮O(jiān)督團’時刻聚焦辦事群眾的辦事體驗,是倒逼我們增強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?,F在,我們省人社服務形象明顯改善了,人社服務打造了‘細’‘實’的新品牌?!?/span>

群眾滿意不滿意,是行風建設的“試金石”。人社部全面部署開展線上線下人社政務服務“好差評”工作,發(fā)揮12333熱線、門戶網站等作用,設立行風監(jiān)督投訴專線專區(qū),主動接受企業(yè)群眾“點贊”“吐槽”“拍磚”。

“這種辦法非常好,是我們評價服務和反饋意見的一條簡單有效的途徑?!卑不帐×彩心称髽I(yè)負責人張先生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人社窗口辦理勞動用工備案業(yè)務后,在評價器上按下了“非常滿意”的按鍵。

標本兼治需要糾建并舉,只有建立長效機制,才能將行風建設成果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。人社部專門印發(fā)文件,從人社領域的政策供給、政策傳導、政策落地、政策評估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,要求各地在工作推進中牢牢把握“管行業(yè)必須管行風、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”這條主線,從政策制度供給“最先一公里”和服務落實“最后一公里”兩頭發(fā)力,完善廳局長走流程、青年干部調研暗訪、我為群眾辦實事三項機制,用好人社服務快辦行動、人社便民服務圈和社會保障卡“一卡通”三個抓手,強化干部職工能力作風、信息化建設和先進典型示范作用三大支撐,推動行風建設由階段性行動向常態(tài)化長效化轉變。

攻難關、破瓶頸、闖新路,不斷積小勝為大勝,人社公共服務發(fā)生了全方位、深層次的轉變,群眾滿意度持續(xù)提高?!八俣日婵?!”“再也不用來回跑了!”“為人社暖心服務點贊!”……類似的聲音不絕于耳。

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。站在新征程上,人社系統行風建設正朝著更高起點、更深層次、更嚴標準、更高目標不斷邁進。